現階段有少部分客戶塘口,已經出現藍藻,水草腐爛,水體發黑,出現死亡現象,氣溫回升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水質的管理問題,那麼如何管理好現階段塘口的水質呢?
2021
06-17
梅雨季節:6-7月份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,經過長江中下游地區,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現象。氣象學上的入梅指標主要是5天中至少有3天平均氣溫大於等於22度,入梅後頭5天有4天雨日。出梅平均氣溫大於等於27度,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0度並且6天以上無雨,與農曆上的時間有點差異。梅雨季節一般6月中旬入梅,7月中旬出梅。今年6月9日開始,淮河以南地區進入梅雨季節,今年入梅比正常年份(18-20)號要早。梅雨季節雨多,天熱、悶。蟹苗養殖塘口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。
2021
06-08
“蟹大小,看水草”,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。河蟹喜歡生活在水生植物豐富、水質清澈、溶氧充足、生物餌料豐富的環境中。在生長過程中,水草的好壞關係着全年的養殖效益。伊樂藻作爲河蟹池塘中主要水草,它耐低溫,不耐高溫。每當到高溫季節的時候,塘口中就會有大量伊樂藻出現沉底、腐爛、壞水、耗氧、產生毒素等問題。水草出了這一系列問題後,很容易導致河蟹發病、死亡。因此可以說高溫伊樂藻的養護技術是養殖成敗的關鍵技術之一,筆者今天帶着大家來了解高溫天氣該如何養護伊樂藻?
2021
05-31
在一線服務這麼多年,筆者發現關於水產養殖解毒這一塊存在很多的問題,比如:很多老闆以爲有機酸可以解任何毒,硫代硫酸鈉適用於任何情況,石灰是萬能的。只要是有機酸都是差不多的。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病急亂投醫,盲目用藥,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,增加養殖成本,還耽誤了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。
2021
05-22
河蟹的學名是中華絨螯蟹,也叫大閘蟹,它的營養價值豐富,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。近幾年來,河蟹養殖非常的火爆,在全國各地都有這個養殖項目,特別在江蘇、安徽和湖北省養殖面積最爲廣泛。在河蟹養殖過程中,河蟹脫殼管理是至關重要的,關係着最後出產的成活率和規格,下面筆者來介紹一下河蟹養殖脫殼管理的方法和技術。
2021
05-16

健康高效水產業,放心美味中國魚